您所在的位置:e7wan安卓 > 攻略教程 > 新闻中心 > 《女神三国》今日精英内测 新版本“铜雀台”全

《女神三国》今日精英内测 新版本“铜雀台”全

作者: e7wangame 来源: 未知 访问: 次 更新: 2014-10-31
导 读:打造正统策略游戏,重塑三国历史!《女神三国》今日精英内测震撼启动,新服暗度陈仓14:00点火爆开启,限时武将、稀有道具、登录即送好礼等各大活动精彩无限,新资料片铜雀台同
标 签:
打造正统策略游戏,重塑三国历史!《女神三国》今日精英内测震撼启动,新服“暗度陈仓”14:00点火爆开启,限时武将、稀有道具、登录即送好礼等各大活动精彩无限,新资料片“铜雀台”同步上线,带来全新内容系统包括新主线、新技能、新的暗金神将及全新英雄坛地图。另外,即将推出的全新玩法“铜雀台”也全面曝光,不但能够打造自己专属的军事基地,还能玩躬耕掠夺以及名将塔防等多重经典玩法,欢乐多多乐趣十足!
 
官方网站:http://nssg.qcplay.com
 
 
【英雄坛新地图 主线第十四章开启】
 
《女神三国》主线剧情按照三国时期的历史进程,以章回体策略闯关的形式逐步推进,玩家在经历了三国前中期各大经典战役之后终于迎来三国鼎立,此时,关羽殒命,张飞身死,刘皇叔率军攻吴,第十四章“火烧连营”开放,玩家可以参与其中感受桃园三兄弟的深厚情谊和陆逊的用军之道。
 
而英雄坛作为“全民夺旗”活动的试炼之地,隐藏着诸多三国时期名扬天下的铁血英豪,如马超、太史慈、张飞……玩家可于其中夺取“旗帜”来获得自身各种属性加成,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,或英雄令、或英雄旗或武将升华。新版本中,开放第十三、十四层英雄坛,新增两种不同的旗帜,更高的属性等着你!
 
 
 
【新内容 琅嬛福地7层开启】
 
随着新资料片“铜雀台”的开启,仙人福地琅嬛书馆也建设完毕。第7层技能开启,更强大的技能秘笈现世!玩家到达一定等级之后,花费秘笈残页就可开启,通过在7层抽取技能秘笈就能获得失传已久的强大武学,威力绝伦,让名将在拥有超高的四围的同时拥有非常可观的战斗属性加成,并且在主动释放之时还会增加特效,如使对方虚弱,如净化自身负面状态等,可谓是想要上通天文下晓地理!
 
而跨服战争中,现在除了暗金神将“诸葛亮”外,新增第二位风系暗金神将“左慈”,只需收集齐三件套装即可招募。左慈为暗金神将,虽未风系,却可额外学习雷、火、水三系中的任意一系,玩家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搭配!
 
 
 
【皇城建设玩法曝光 打造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】
 
《女神三国》全新资料片“铜雀台”今日启动,早前曝光了全新玩法“铜雀台”,剧情围绕着曹操的“铜雀台”发展的一系列波澜壮阔又匪夷所思的事件。而玩法上,属于一场军备竞赛,玩家可打造专属自己的“军事基地”,集采集、军事、训练和守城为一体,完全由自己支配,玩家之间还可互相掠夺,完善整个游戏的交互系统。
 
 
在即将开放的“皇城建设”中,加入传统的三国单机策略游戏经典玩法,玩家可以进行“征兵”,通过调兵遣将来获取资源及“民意”,民意越高,则收集资源的速度就越快,自然“征兵”的效率也就越高!
 
 
有了自己的皇城,自然需要一整套戒备森严的防卫系统。铜雀台开放军事基地守卫系统,玩家可以指派强力武将,建造炮台来保卫自己的粮草,面对来势汹汹的攻城大军,各位玩家可是要小心了,打造自己的强力皇城,碾碎你的敌人,以为在纷繁的乱世中,只有胜利者才能够衡量正义!
 
 
铜雀台“躬耕系统”,融入了开放创造的互动游戏元素,将娱乐性和开放性完美地结合起来。玩家可以在军事基地中自己规划自己的庄园农场,修建美丽多彩的个性花园。星命点、河图残页、各大系装备、甚至在耕耘中还能获得特属的武将。完善开放的互动系统能够使得玩家完全参与到游戏的创造中来,成为游戏发展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想象一下从无到有的乐趣,亲自感受一下成为庄园主人的终极快感!
 
 
 
官方微信:qcnssg
 
打造正统三国策略游戏,致力轻松休闲,《女神三国》今日精英内测震撼开启,回归游戏最初的乐趣。同时,各大新鲜玩法、多重内容、给力活动不停歇,邀请好友还能获得超稀有道具,快来加入吧!
分享到:
更多
用户评论
评价:   |  剩余字数:395
请在下面文本框输入要回复/评论的内容,和谐社会,免遭跨省追捕,你懂的。
      登录后可以留下你的昵称,还能获得评论积分哦
  点击我更换图片   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

已有 条评论

查看:最新发表 看好评 看中立 看差评

网站首页| 责任声明| 联系方式| 服务范围| 合作媒体
Copyright 2009-2012 E7wan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 by DedeCms
(上海派讯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旗下)上海易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02152号
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 编号:沪网文[2012]0158-024